苏州城市学院“融城思政”品牌创建工作方案(试行)

发布者:邵杰发布时间:2023-09-18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学校思政教育特色,提高思政育人成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苏州发展实践的双向融入、融合发展。强化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全面深入把握“融城思政”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创新工作理念,畅通主渠道,夯实第一课堂;唱响主旋律,丰富第二课堂;强化系统集成,激活心理课堂;依托“互联网+”,发展网络课堂;突出实践要求,善用社会课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融城思政”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发展贡献度。

   三、重点任务

  1.理论武装融城工程

  第一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建设公共课工作中,探索开设“苏州通论”,邀请各类名家,全面系统介绍苏州,为学校更好地了解苏州、融入苏州、服务苏州拓展途径、增强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开展各门思政课教学时,尤其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在用好校内师资的基础上,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走进学校,结合形势政策开展融城思政教学。各课程思政中结合专业理论,融入苏州实际案例,推进融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优化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融城思政资源和场所使用办法和工作机制。

  成立苏州城市学院“知苏达理”宣讲团(暂定名),从全校遴选优秀骨干师生,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在校  内外开展宣讲。加强宣讲团日常管理、人员培养、活动开展、使用激励。选派人员参加宣讲业务培训、宣讲技能竞赛,邀请校外优秀宣讲员到校交流,提高宣讲工作技能。结合现有思政育人成果,创新育人方式,深入挖掘有关获奖思政项目,支持鼓励制作音视频作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影响。

  责任单位:第一课堂由教务处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二级学院参与;第二课堂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团委分工落实,二级学院参与。

  2.队伍建设融城工程

  以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为载体,组织好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其他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等学深悟透苏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培育和塑造的“三大法宝”等时代精神,举办以苏州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为队伍融城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实操训练、调查研究等,力争每年专题培训4次以上、挂职锻炼5人次以上,推进“两支队伍”了解苏州、热爱苏州、服务苏州,更好实现产教城人融合发展,深化队伍融城实践;通过加强校企、校社交流合作,邀请苏州文化名人、企业名家开展讲座每年5次以上,更好传承苏州优秀文化,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持续创新党组织管理体系,通过深化志愿者服务、信仰公开课、最佳党日等活动,坚定“两支队伍”政治立场,做优做强队伍融城工程。

  责任单位: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党委组织部、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分工落实、各相关单位参与。

  3.科研创新融城工程

  围绕市委市政府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重点任务要求,聚焦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和苏州先进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进人文艺术类学科专业扩容发展、工科类学科专业聚焦发展、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体系。围绕太湖研究、苏州改革开放史研究、苏州人文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融城思政”研究,组织开展“融城思政”课题申报。以“苏州学”学科建设和苏州人文艺术传承振兴来推动苏州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以当代苏州研究来讲好改革开放以来的“苏州故事”,形成更多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高学校服务苏州发展的贡献度。

  责任单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参与。

  4.课程创新融城工程

  积极开展融城思政教学研究,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实施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融城教改项目,打造包含《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融城思政课程及多门专业融城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联动,开展社会实践、师生调研、制作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完善大中小学“融城思政”集体备课机制,切实优化课程实施方案。创新“思政+融城”、“课程思政+融城”教学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精品课,打造“一院一品”融城思政/课程思政特色品牌。

  积极培育“融城思政”虚拟仿真课程、示范课程、网络课程、实践课程等,探索形成课程创新体系。依托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积极开发虚拟仿真“融城思政”课程不少于2门。结合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培育校级“融城思政”示范课程不少于10门。结合思政网络名师工作坊建设,积极培育网络“融城思政”课程不少于1门。拓展教学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建设“融城思政”实践课程不少于10门。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参与。

  5.社会实践融城工程

  抓好日常化的融城性社会实践,挖掘苏州发展新实践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校内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编写《青春里的苏州记忆》(暂定名)手册,精选线路和点位,供各二级单位使用,引导师生走进苏州、了解苏州、融入苏州。在安排学生实习、开展劳动教育等工作时,融入思政教育,开展好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抓好特色化的融城性暑期社会实践,要积极利用社会大课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等实践教学主题,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实践基地育人功能,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向学生开展“融入苏城”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实践教学主题有机融合,全面增进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认识。

  抓好专题性的融城性社会实践,分类设计实践主题,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场馆、发展成就展示馆、科技创新载体和企业、乡村、文博场馆、历史街巷、古典园林、非遗教育基地、基层治理典型、名人殿堂等,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走出去、沉下去、受教育、有收获。组织学生赴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苏州文庙等地开展实践学习,传承弘扬范仲淹“忧乐”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责任单位: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团委立足职能分别牵头,各二级学院参与。

  6.校园文化融城工程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时,注重将苏州发展新实践融入进来,积极推进著名展馆进校园、经典作品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园内,近距离、沉浸式接受精神洗礼和艺术熏陶。在校园景观设计、推进文化育人工作中,利用好苏州发展典型,创新形式和手段,提高育人效果。用好“文正大讲坛”等各类平台,探索实施“名家进课堂”,推进大家精品进校园,广泛邀请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书法(篆刻)、影视等艺术大家,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管理等各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名家,开展讲座和各类交流活动,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引领学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团委、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分别牵头,各二级学院参与。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融城思政”品牌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研究解决“融城思政”品牌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融城思政”品牌建设工作小组要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举措,确保建设成效。要寻求外部支持,通过聘请顾问、组建专家委员会等方式,为“融城思政”品牌建设提供专家咨询。加强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协调,探索形成工作联动机制。深度参与“在苏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各项工作,互学互鉴,提高“融城思政”建设水平。

  2.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融城思政”品牌建设的经费、场所、设施和人员保障机制。将各项活动所需经费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予以保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专项活动资助力度。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在职能范围内为“融城思政”品牌建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3.强化宣传引导。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深挖“融城思政”建设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介,为“融城思政”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学工、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联合举办融城思政微视频、微电影等系列成果展示活动,打造精品推荐参加全国比赛,扩大融城思政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