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范公精神,铸时代新人——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以“融城”为理念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发布者:顾心竹发布时间:2023-04-18浏览次数:1051

  为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持续营造我校学子弘扬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氛围,4月15日上午,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师生前往范仲淹纪念馆和苏州全国劳模事迹馆,以“承范公精神,铸时代新人”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行走的“融城思政课堂”。

  学生代表冯宜带领同学们在校史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的参观中,深刻感受了学校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冯宜生动讲述了范仲淹在兴办府学、地方治政、戍守边疆等方面的政绩,围绕“文者文章,正者道德”的校训阐释了我校“既祈教书以致青年学生美好文章,亦盼育人而使之端正美德”的育人主基调。

  带着对范文正公的敬仰和对“忧乐精神”的思考,我院师生一行来到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馆内对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陲为良将,在庙堂为贤相,在文场为大家”生平事迹的展览,使学生深受鼓舞、备受激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范仲淹出身贫苦,身世坎坷,但他走入仕途后并没有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将天下人的利益与百姓生活放在首位,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希望社会中有更多人能有这种责任感,共同建设一个更温暖、更幸福的社会。”丁晓宇同学在参观完纪念馆后如是说道。

  劳动模范忘我劳动、舍己为公的价值追求是范公“无私奉献、先忧后乐”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我院学子在苏州全国劳模事迹馆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实物展品、纪实图片、场景再现等方式,亲身体会到了先进人物的爱国精神。

  在现场,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平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宝贵经验,鼓励同学们勇立潮头,敢于创新,不负时代重托,争做有为青年,将家国情怀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实际行动。

  我院学子共同诵读《岳阳楼记》,以青春心声传达青年学子胸怀天下、忧乐爱国的远大志向。

  作为市属本科高校,为了更好地与城市同频共振,我校一直积极为同学们融入苏城搭建了很多很好的教学实践、日常活动等平台。“苏州现代化新实践不仅为青年学子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肥厚的土壤。”我校党委副书记周玉玲寄语同学们要抓住机遇,跟上学校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会在苏州现代化新实践中织梦、追梦、圆梦,用奋斗拼搏、敢想敢为、善作善成锻造亮丽的青春、成就卓越的自我,和学校、城市一道共同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苏州新篇章作贡献。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本次“融城思政课”正是整合区域资源,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思政课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通过鲜活生动的“融城思政课”,引导学生在学、思、悟、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涵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